小媳妇却一点儿都不尴尬,“大兄弟,这上面有款儿呢。我刚才查了查,这可是清朝竹雕第一高手。”
霍晓东此时也拿起了这个笔筒,孙中原顺势拿起了那个高仿康熙的青花人物大笔筒,“这个还大清康熙年制呢?你看青花发色,也挺像翠毛蓝,怎么?你也叫几十万啊?”
这话有点儿不客气了,因为这个笔筒,虽说是高仿,但是贼光去得不彻底,他们都能看出是高仿。
这种气势,让伶牙俐齿的小媳妇稍微有点儿气短,“看你说的,好像我这里没真东西似的!”
霍晓东拿着竹雕笔筒看向五大三粗的卖家,“老板,你这个竹筒怎么来的?”
问来历,本来是古玩行忌讳的,而且一般问了也白问,人家不会给你说实话。不过这时候,霍晓东自然要帮着孙中原,问来历,其实暗含这件不是吴之璠真品的意思。
卖家没吭气儿,小媳妇却摆摆手,“好了,既然看上了,咱们也别讨论得太深,这是个好东西,包浆和雕工在那里呢!十几万我也不敢这么开。但是,五万块买个清代的精品竹雕笔筒,不算狮子大开口吧?”
卖家脸上划过一丝讶异。
说实话,这个笔筒是和两个民国的瓷笔筒一起收来的,那两个民国的笔筒卖出去了,这个竹雕笔筒却无人问津。他当时顺手就放在现代高仿的那个康熙笔筒里了。
收来的价儿是打包价,一共才一千块!
竹雕这东西,是个小杂项,爱好的人不算多,真正懂行的就更少。
他对自己的媳妇一向是又敬又怕,但是刚才居然敢要价五万,也着实惊了一下子。古玩收藏,主要靠的是眼力,但是古玩生意,随机应变很重要,胆大心细脸皮厚也很重要,如果是他,他可能都不好意思喊出五万的高价。
当然了,实际上他做古玩生意赚的钱,主要靠他媳妇。
五万这口价儿,孙中原心里已经乐开花儿了,就此拿下,也是个大漏儿了。
没别的,就凭这两口子断不了,他敢断!这就是清代竹雕第一人吴之璠的真品!
要说竹雕,从明代开始兴盛,发源地当属嘉定,最厉害的人物,那就是嘉定三朱。
嘉定三朱,是祖孙关系,和大明皇帝一个姓。朱鹤,朱缨,朱稚征,一门三代相传,所以世称三朱。因为朱鹤号松邻,所以儿子朱缨就继承了一下,号“小松”;孙子朱稚征,则号“三松”。
朱家,是嘉定竹刻流派的开创家族,到了三松一代,门徒甚众,由此进入鼎盛。
而这个清代康熙年间的吴之璠,也是嘉定人,继承了嘉定三朱的浮雕技法,而且独创了“薄地阳文”技法。同时他的竹雕还有个特点,喜欢留白,雕刻诗文。
有一点很有意思,东海道人吴之璠,本来是活跃在康熙年间的人物,但是他在康熙年间的名气,却并不大。他的名气,真正始于乾隆时期。
这得感谢乾隆皇帝。当时乾隆也六十多岁了,一次无意中在内务府发现了一个竹雕笔筒,一看是他爷爷年间收录的,上面的落款是“吴鲁珍”,被雕工吸引,于是便问内务府的人:鲁珍?何许人也?
吴之璠,字鲁珍。
内务府的人一看乾隆很喜欢,立即把吴之璠的情况介绍了一遍,并夸赞不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