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是赵公揣度之言,还是有所本?”
赵岐被追问得手足无措。朝廷正想着收拾孙策呢,他哪敢假传圣旨。“这……以情理而论,当如是尔。”
“若是朝廷不赏,反以功高震主,猜忌吴侯,赵公会进谏吗?”
“这个……”
“赵公不必谦虚。你乃是孟子所言之大丈夫,君有过,必谏之。然,若朝廷不听赵公之谏,赵公是易其位,还是弃之而去?”
赵岐吓了一跳,连忙否定。“长史所言不妥。岐非贵戚之卿,岂能易君位……”
“是翻失言,还望赵公见谅。赵公非恋栈之人,想必是弃之而去。”虞翻哈哈一笑。“吴侯求贤若渴,好学上进,定然倒履相迎。”
孙策立刻拱手施礼,笑眯眯地说道:“赵公,江东欢迎你。”
赵岐哭笑不得,一边还礼一边说道:“多谢吴侯美意。岐老矣,恋乡思归,不愿远离。”
虞翻应声叹道:“赵公所言甚是。朝廷岂无人乎,竟不顾赵公年高,跋涉江湖,尊老之义何在?孟子曰: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朝廷如此待赵公,实在有违孝道。孟子曰: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,想来是朝廷失道寡助,只得辛苦赵公。”
赵岐目瞪口呆,不知如何应对。虞翻处处引孟子而批朝廷,让他想反驳都无从反驳起,而且虞翻的反应太快了,他根本跟不上虞翻的节奏,防不胜防。他看向张昭,张昭苦笑,无可奈何。赵岐这才明白张昭刚才为什么向他使眼色,只是后悔已经迟了。
孙策身边怎么会这么多人才?张纮、张昭已经是难得的大才,可是论锋芒,他们都不如虞翻锐利逼人。
论经济,朝廷不如孙策有钱,西征还要靠孙策赞助。论武力,天子不过小胜鲜卑人一场,孙策却已经是久经沙场的名将,战无不胜。论人才,天子身边只有荀彧、刘晔有限的几个人才,孙策身边却不仅有张纮、张昭这样的中年贤士,还有虞翻这样的少壮派,就连一旁做记录的少年都英气不凡,将来必是大器。
朝廷还有什么优势可言?难道真的如虞翻所说,朝廷失道寡助,气数已尽?
“赵公……”
见虞翻又要发问,赵岐心慌意乱。不服老不行啊,论学问、论口才,自己都不是虞翻的对手,再辩下去也不过自取其辱。赵岐心中一声长叹,决定放弃,翻了个白眼,软软的歪倒。与其被虞翻说得哑口无言,不如装晕吧,虞翻毕竟是个读书人,总不会这点面子都不留。
见赵岐歪倒,孙策不敢怠慢,立刻招呼医匠上前。赵岐闭着眼睛,却听得清楚,知道孙策早就准备了医匠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,只得任由医匠摆弄,掐得人中生疼,却怎么也不肯睁眼。
陆议见状,提笔写下几个字:太仆醺醺然,如饮琼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