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誉又与慈清大师叙了几句话后,便去自己常居的禅院中住下了。
这处禅院的偏院佛堂中供着他生母余氏之牌位,梁誉上了一柱香,又跪在蒲团之上,恭恭敬敬地给亡母磕了几个头。
次日,梁誉晨起练武。这广游寺中有一位武功高强的僧人,梁誉身上之武功大半由他所授。究其因缘,这位僧人原是梁誉生母之表兄,梁誉之表舅,后来在这广游寺中断发为僧,法号无尘,这也是梁誉时常来此的原因。
梁誉从来不喜读书科举之道,反而醉心于拳脚功夫。如今他年岁渐大,更觉得学好武艺大有用处,往后能够凭借自己的本领谋个实差。
虽则他从出生起便被立为世子,只是如今看来,这世子之位也并非极稳。
从前他母亲尚在世时,梁誉只觉得父亲性子冷漠,很少过问他们母子二人之事,只是他那时到底年幼不知事,又有母亲维护疼宠,也不甚在意。他母亲过世后,安庆王爷按例守了一年,便立刻娶了一个继王妃回来,又有了一子一女。
梁誉那时才知道,他父亲并非生性冷漠,他对着新娶的继王妃陈氏便是柔声温语的,更是时常对继弟继妹嘘寒问暖,俨然一副慈父之态,这可是梁誉从未得过的待遇。
梁誉打小和安庆王爷之间就少有交流,父子二人的关系十分冷淡。然而他的继弟梁诚一出生,安庆王爷便大摆筵席,更是养在身边亲自教他读书写字,如今也时常带在身边提点教导。相比于自己,这待遇简直是天壤之别。保不准安庆王爷何时心血来潮,废除了他的世子之位,转而立他的兄弟梁诚为世子,照目前的状况来看,这事并非全无可能。
父亲偏心至此,他如今只不过是空有个世子的名头,自然是诸事都要靠自己打算。
他统共在广游寺里住了五日,王府里却派了人来寻他,说是孔嬷嬷病重。孔嬷嬷是梁誉奶娘,他听到消息时,当即脸色一变,往家中赶去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此时约摸已是巳时了,安庆王府内的书房还亮着灯火,梁誉脚步匆匆,往书房里赶去。
在书房门口,他恰巧碰上了刚走出书房的陈氏与梁诚,正是他如今的继母与继弟。
陈氏见到梁誉,满面的关切之色,上前了一步道:“世子可算是回来了,怎地连着几日都未归家?我与王爷这几日担心得很,王爷还派了人去寻,皆无消息。世子外出怎么也不跟府中说一说?这几日世子去哪了?”
梁誉被她挡住了去路,脸色一沉,又见她对着自己说个没完,不耐烦地道:“让开。”
陈氏面色一白,脸上带着几分委屈之色,掏出了帕子抹泪道,“我素日便知自己不遭世子待见,虽是一番真心,却总被世子所误会。可我到底是世子名义上的母亲,世子纵然不待见我,好歹看在王爷的面子上,表面上也要做出几分样子来。在府里也就罢了,可是在外面时,世子也是如此,落了我的面子不要紧,可世子总要顾忌几分王爷的脸面罢。”
梁诚也道:“哥哥一连几日不曾归府,母亲也是担心你,才会过问一句。哥哥怎么总是误解母亲的一番好意呢?哥哥不在的这几日,可知母亲有多担心你?母亲每日里饭食不思,睡眠不稳的,派人打探哥哥的消息,如今哥哥好不容易回来了,却是这般态度……”
“别说了,诚儿。”陈氏打断了梁诚的话,拿帕子拭了眼泪,又朝着梁誉柔声道,“王爷现下正在气头上,世子可要当心些,切莫不要顶撞王爷。”
梁誉冷眼瞧着这母子二人一唱一和,待他们说完后,不耐烦地道:“说完了没有?说完了就让开。”
陈氏身形一抖,单薄的身子愈发显得弱不禁风,又似不堪委屈一般,拿了帕子抹泪,却隐忍着一言不发,只拉着梁诚往一旁避开了。
一旁的下人们都看在眼里,却是眼观鼻鼻观心,一言不发。
梁誉根本不看他们,直接向书房里走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