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6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666小说网 >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> 第四百七十四章 劝农(3)

第四百七十四章 劝农(3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长久种植单一作物,会造成地力损耗,因为单一作物,会大量消耗田里得某种养分,长久以往,哪怕有施肥,也会让一块田地,同种作物,收成越来越少。

还有,长久种植单一作物,会让病虫害容易滋生。总有害虫专门吃某种作物。长期单一种植,会让他们容易滋生。并且,大面积种植某种作物,会让病虫害滋生时,蔓延很快。这种时候,就需要轮种了。

不过,这不是李忱想到得。其实早在几百年前,远在晋朝,就有这样的技术。

西晋《广志》记载,“苕草,色青黄,紫华,十二月稻下种之,蔓延殷盛,可以美田”,这是人工栽培绿肥的最早记载。

北魏时期《齐民要术》,进一步肯定了绿肥的增产效果和它在轮作中的地位。书中指出“凡美田之法,绿豆为上,小豆、胡麻次之,……其美与蚕矢、熟粪同”

不过,书上写得,跟实际上百姓怎么做,就是不同。很多百姓,是不知道。有些人是知道了,却不知道效果如何,为了生计着想,不肯继续这样做。

李忱要做得就是,试验给百姓看。并且,一者尽量让更多百姓看到。再者就是整理出规范得办法,让农民记得。先种什么,再种什么,不会搞错顺序,并且适合当地得办法。

这就需要比较长时间了,一般农民,哪有办法办到。哪有方法变着法子去试验?万一那一季收成不好,全家人都要饿死了,所以只能官府来作。

除了农事,劝农判官还会记载当地气候,负有最早得天气纪录之职。李忱现在看得奏章,就有一份提到,某地春季降雨不佳,可能会发生大旱。有这份依据,就可以让朝廷早作准备,也不用担心地方官欺瞒,明明没有灾情,却谎称灾情,解此上下其手牟利。

清朝就出现过这档事,谎报灾情,一方面骗赈济,一方面获得减税,他们就把税收中饱私囊。

有地方劝农判官,就不用担心这种事了。也不怕什么官官相护。地方官,那怕是节度使,都管不到劝农判官头上,劝农判官得管辖权,在朝廷,在司农寺,升迁也是在吏部。根本不会有什么官官相护得事情发生。

下一份奏章,就比较有意思了,是蜀地一个劝农判官拒绝,推广经济作物,认为,这样会造成社会不稳定。

种植甘蔗,发展制糖业,这是前几年早就定下得目标。甘蔗比较赚钱,可以提升农民收入,可是呢,种甘蔗,会挤占种粮食得空间。

在明代,松江府有衣被天下之美称。当地棉布纺织产业,极为发达。单是一府,便可以提供天下半数得棉布。因为织布有利可图,当地百姓也转为种植棉花,当时,就有人提议,禁止,或者限定百姓种植面积。

粮食,不管什么年代都很重要,尤其在古代。而种了棉花,就不能种粮食了,这会让粮食产量减少,还增加了不稳定性,万一出现什么天灾,或是人为哄抬价格,就会发生动荡。

如今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,这个劝农判官上书,劝阻这样的行为,理由也差不多。李忱提笔画了几下,把奏章驳了回去,只说朝廷有通盘考量。不过他还是嘉奖了那个农官。

在李忱看来,这是很好笑得。不过,从细处来看这也是一个大问题,确实值得考虑。不过李忱早有通盘计划。如果有那个自作聪明得,想抓住这个漏洞,只会让自己很惨,很惨阿阿阿。

李忱现在不会知道,几年后这种事情就发生了。当某地得百姓都因为种甘蔗,富裕了起来,吸引了更多百姓改种甘蔗。然后街头上,出现一个乞丐,不停的喃喃自语,身体不断前后摇摆,一直说着什么话,有钱得百姓,路过得人,看到这人,有的给了他几文钱。

有的满脸嫌恶。一位妇女带着孩子走过,趁机告诉孩子,作人要有良心,不然就会像他这样。

‘怎么可能,怎么可能。’,如果靠得够近,可以听到这乞丐,眯眯眼,看不到眼睛,可是整个人傻掉了,一直念叨这句话。

他本来收购了大量粮食,硬是把这附近几个县得粮价,抬得很高。就等粮尽,大赚一笔。当价格抬到两倍,他不满足,三倍,还太少。五倍,再等等。

当百姓愤怒得包围粮店,可是哪怕打破粮店仓库,都看不到一颗米。他在笑。甚至,他还故意装作善人,开设了粥厂,当那些百姓为了那一点点稀粥,打破头的时候,他也在笑,笑得更欢了。

只有当很多人不得不借贷的时候,他有点笑不出来,本来这是他预计好得,利用这场粮荒,大量收购田土,蜀地得田地,只有越来越值钱,百姓都不太愿意出手。他要利用这次粮荒,大笔购入,这可是很难德得机会,罪过还都在愚蠢得朝廷上头。

他唯一担心,其他大户跟他抢,虽然很多大户都抢着改种甘蔗,因为收益实在远远超过种粮食。

讨厌得官府,讨厌的银行,什么青苗钱,利息还那么低,这样他就没办法放印子钱了。

然后,更让他崩溃的是。就在他等得时候,粮价暴跌了,大量外地粮食涌入。

就看到一船船,一车车的粮食,涌进周围周围的乡里、城里,原本居高不下的粮价,一夕跳水。

原本涨到五倍以上得粮价,瞬间跌回市价,甚至比平常市价还便宜。他慌张得想要出手屯在手里得粮食。

迟了…所以他就在这里了。他的家产,一夕赔光了,为了买粮食,还借了不少印子钱。结果,现在粮价跳水,他都想跳楼了。

可不等他跳楼,他就锒铛入狱了。官府不知怎么收集了证据,证明他囤积粮食,还在他家搜出了远超平常用度得存粮,结果他被重重罚了款,还被关了一年。出狱后,只能乞讨了。

他始终想不通,官府怎么反应这么快了。(未完待续。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